榜头白氏简史与传说
榜头白氏有裔二十万众,分佈于祖籍地周边、温州、台湾、海外各国。是全国最大一支谱牒齐全自始至今均有记载之宗谱者家族。虽然如此,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族人不知自家家族历史。本文为普及榜头白氏常识而写,仅介绍榜头白氏简史及传说,旨在使读者尤其不愿看长文、古文的年轻一代,对榜头白氏特别是祖宗在榜头本地的情况有个大概了解。分徙各地后的情况适当略述。对史事,凡有案可考者籍之,无据可查者则辅以家族传闻。进一步了解请阅读专文。
白氏本是中国北方姓氏,中国白氏之起源,众说纷纭,族史部分见族贤凤毛先生之文章,本文不再赘述。
据旧谱记载,榜头白氏起源于福建同安县从顺里三都二图窑头之同安白氏(今厦门市同安区瑶江村)。元初,原居江西南昌府网巾巷(按:网巾巷在南京不在南昌)之我鼻祖白兴公之父(或祖父)因到泉州府任理刑官,兼理同安事务,遂落籍于同安窑头。但具体入闽时间、详情未明。鼻祖白兴,字雨浡,号苗庵,生于大元至元年间(约公元1335 至1340间,具体生卒年月未详)。《同安县志》第六卷载“大明洪武廿九年(公元1396 年)首诏抡才,白讳兴膺乡荐为同安开乡科之首,任南京国子助教”。明万历年间(修谱后)族人于残篇中检得传胪(殿试二甲第一名称传胪)李焻为我鼻祖兴公所作的墓志铭称:“同安乡进士白兴,以易起家,长应耇,绍父业,怀土而居,苗裔盛流,次应和,能读父书,登永乐戊戌进士,任广东琼州安定县知县,既而旅寓京畿,官柱史(朝廷殿前记事官,因长立于廷柱下被称为柱史),宦四方者多出其宗,因建言廷杖,遣戍居庸,幸兴公有女(即谨舍)入京辩本,奉旨倒本,无事发回本乡……(缺文),三应顺,邑文学,亦自废,栖于安溪依仁,别号逸宇,是为榜头白氏始祖”。此则同安白氏我榜头派。而长祖伯应耇之属则因后裔据说徙迁常州被称为常州派,次祖伯应和(官名尚德)则因官于京畿而落籍,被称为京畿派。至于兴公前、兴公父亲祖父之前之情况,至今未能定论,不敢妄说,有待后来者研究解疑。
当时居住于同安窑头的有三个大姓,林、白、叶,传说我祖姑习武,色艺俱佳,胆识过人,终身不嫁。曾有林姓公子调戏祖姑,被祖姑踢死,林姓因此怀恨。而大姓中只有白姓出了进士白尚德(即次祖伯),林、叶二姓认为窑头风水为白家独得,所以二姓联手对抗白姓。在白姓水井中暗藏兵器后报官,诬陷白姓蓄谋反叛(如今同安白氏祖宇的大门依然被堵住)。加之永乐廿二年(1424年),次祖伯尚德公在京建言遭廷杖(提建议遭皇帝廷杖处罚),被贬守居庸关,在同安的兄弟迫于上下压力,怕受牵连,举家四散避祸。
我祖应顺(即逸宇公)仓促带著子孙全家十口出逃。逃难中又被兵勇所追,值路边村落在演戏,逸宇公让家人混入看戏人群,值戏台上田都元帅出场,逸宇公原并不知是何人物,只是默求保佑,子孙万代都将供奉不息,因幸而避过一劫而得知此为田都元帅。这就是我族奉田都元帅为祖佛之原因。在榜头即祖宇前行宫中之神像,被我族人称为田相公、相公公。现在除温州外,所有榜头白氏都供奉着田都元帅祖佛。戏场散场后,逸宇公主动帮忙戏班挑傀儡箱担冒充戏班人员、携带田都元帅、带领家人躲过追兵耳目。逃到清溪(即今安溪)榜头后落脚。初居依仁里福海后林(今安溪龙门镇福海院对面山脚下),以垦殖养家。这就是榜头白氏别于其他姓氏有着明确起点的具体年份——1424年的原因。
虽然后来尚德公一事有祖姑谨舍“入京辩本,奉旨倒本”,皇上意识到自己搞错了,不仅“无事发还本乡”,且祖姑也被皇上册封为白氏夫人(后白氏夫人曾立庙,神像深得当地崇拜,据说十分灵验的,夫人庙后毁于虏患,至今未重建)。如此,白氏族人可以重新翔集回归祖地(祖姑此举实是救族之举也,我辈当记之丰功),但因我祖逸宇公在榜头已站定脚跟,兼之与窑头林叶不和,遂在榜头不思再回同安了。可惜的是长祖伯应苟后裔重回同安,终因与林叶矛盾,最后还是再度离开同安,至今后裔杳无消息。当时,到我榜头白氏七世时,尚有后裔在同安,我七世秀山公曾为同窗。后来据说迁徙至常州一带,但并无确据,我们也只能是据传闻姑且称之为常州派而已。
次祖伯遭贬三年后(1427宣德二年),又被任命为广东省琼州府定安县知县。在其上任前一年(即宣德元年)逆贼王观苟洗劫定安县,大火烧毁整个定安城,而城东程氏家族竟安然无恙。次伯上任后修筑县城,重建县衙,重修县学等,《定安县志》、《琼台志》均记载其事迹,不愧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因在查究王观苟匪案时涉及程氏家族,致惹怒程氏族人(定安县城内城东程氏人多势众,是当地大宗强族,程氏族人自洪武至明末隆庆间在京、在省、在乡文官武职二十多人)。遭受时任南京旗手卫经历程祜暗算,程祜奉旨钦差巡察军库,巡视回乡,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尚德公。(据《琼台志》在皇朝知县项下说明,“白尚德同安进士,后与乡官旗手经历程祜争诉从戎”。而程氏家谱却记载“祖之孙显祜进士,奉旨钦差巡察军库,任南京旗手卫经历,巡视回乡,知县白尚德暴行苛政先斩后奏”)。程杀人灭口,实乃以杜绝案情追查,避免暴露程氏涉案根底。一位外来尽忠尽职之文职小官就这样无辜地受诬陷,惨遭杀害,从而铸就了千古沉冤。次伯遇害后,身边随任的一妻一女由琼回厦,闻知在同安的伯应苟、叔应顺均已逃难星散,举目无亲,乃悟世道昏暗,遂捐资在厦建两寺(即释仔寺),母住上寺,法号心白,殆明己志,以其不忘夫姓也。女住下寺,供奉大士、法号自性,母女双双遁入空门了却终生。清光绪六年,旅厦宗亲梅扬、灼德等人说,“次伯后裔直隶人,为次伯妻女两寺之事到厦门认亲”,厦门宗亲恐其有假,要求提供家谱证明身份,后竟一去未回,其实,次伯后裔因为当年驻守居庸关有功,入过旗籍,虽后裔众多,但因为跟榜头不通谱,是拿不出跟榜头一样的谱的,此是后话。但,虽如此,被称为京畿派的次伯尚德公的同安白氏这一支,在京畿的人数如今应该也有十几万,只是无法联系而已。如今京畿无法辨明自己所属的白氏,很大一部分应该是次伯的京畿派。
唯我榜头白氏由于我祖逸宇公落籍榜头后谨慎处世,勤劳垦殖,深得当地人认可。当时,榜头大姓施氏,先我白氏落户榜头,聘有风水先生,因逸宇公父兄书香世家,学问渊博贯通古今,与施姓所聘风水先生言谈投机遂成好友,因施姓主妇待其薄,遂将当地与施姓并列之竹排穴风水地(即祖宇处)献给白家,作为白氏厚待其的回报。此地穴建屋背靠大山面临温泉,二世祖温泉公即因此而以泉为号,所谓人因泉名、泉因人重者也。此地进前十尺三宰相,退后十尺三斗芝麻丁,白家祖妈选择退后,白氏遂成今日之气候。逸宇公入安时已年届六十又一,未几,年六十五而卒。膝下二子,长温泉,次华泉。祖叔华泉因嫌后林地处山乡,非广大之谟,离群索居,决心莺迁,因于宣德八年(公元1433 年)率家南迁到南安十八都去(一说南安廿八都,虽传闻如此,竟然毫无消息,至今不见其后人,连同长一辈的二位祖伯,我族称之二伯一叔,其后裔均无下落),温泉公不愿远离桑梓以弃父母坟茔,因留下来。然生齿渐蕃,旋觉福海后林“管窥”(如同竹管中看出去一样小),终于不足容纳,于是徙居于华封之上,从此,温泉公并子月溪、柳溪、碧溪、雪溪、少溪就以榜头之华汤为基地,垦殖经营,生聚蕃衍。
人丁既多,华汤祖居无法容纳,就开始向附近地区发展。第三世五溪除次房柳溪、五房少溪均枯于二、四、五世外。
1.长房月溪公派下
长房长四世养浩公派下祖胜公携弟尾奴首先从安溪外出,到浙江(无下落)。
长房二四世兴祖公居山坪,后,五世居帑、居甡徙寮头。
长房三四世养静仍居下汤,
长房四四世岐山公就近在崎头发展,其后向大乾尾发展。
3.三房碧溪公深谋远虑,觉山坪土地丰隆可处而耕,且梧桐挺秀可卜文物,于是在取得林乌仔之业权后,即令四世五山之长坪山、之次梧山徙居于山坪,
三房长四世坪山后因数孙兴旺,又分头向临近地区发展。至五世,分徙于坑乾和后屈。
三房二四世梧山派下庆华分徙于芼岭脚、白芸、翠坑、西山、福地昔、田当、后垅和坑乾;庆辅(即裕斋)公后裔分徙观澜山、梧桐内、上汤和田当、下寨、西珩、尾头桥石峰口等地,如今是榜头白氏在安溪的主力军。
三房三四世仁山居下汤,后徙福海。
三房四四世寿山也居下汤,后徙龟山。
三房五四世福山最为碧溪公所钟爱,使居于宫兜,后其子孙扩展于庄尾崎、格丘等地。
4.四房雪溪早年移出徙温州,祖籍地无后裔居留,居于何处亦未见旧谱记载。以上四世率裔居住处原为祖居舍,今皆为各房派宗祠矣。而各世祖之茔陵,因后人岁岁祭扫,基本保存完好。其中鼻祖兴公墓尚无确处;一世逸宇公之墓坐落于虎头山(古楼山)之麓;二世温泉公墓位于棺岭头横磅山之田畔(俗称一字形);三世长房月溪墓位于福海后林,二房柳溪无后人,茔墓也不知所处,三房碧溪墓茔在福海院前田中,四房雪溪后裔离开榜头较早,茔墓久无祭扫,已不知所在,五房少溪无后人,附于二世庶妣茔旁,每祭祖,呼之与二世同席;四世尚存的墓茔有长房顺祖、兴祖、旺祖、祖养墓,长房全齐,三房坪山(三墓,三个儿子各修一墓)、梧山、仁山墓,寿山、福山墓不明。五世唯三房庆辅(敦斋)尚存留,今为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以下各世不再详述。详情见本书祖墓位置图。
七世时,三房二派下文孔(即秀山)公在同安上学,因同学、(我们称之常州派的)长祖伯派下白廷出示长祖伯宗谱,说“吾祖与若祖应顺公伯仲兄弟也”,回家后告诉于六世守波公(三房三仁山公之孙)、六世松崖公(三房二梧山公之孙、庆辅敦斋公四子),于是,守波公、松崖公命秀山公“吾祖世系,既得其详,向之修者尚略,子其继续而备载之。”意即我们祖宗世系既然已经知道详情,以前修的还太简略,你负责继续修得详细点。于是,有了我榜头白氏宗谱之二修。可见以前的一修(贽轩薛先生所修),是很简单的,秀山公受命后所修的二修,实乃我族实质意义上的一修,奠定了如今我族宗谱的基础,其功不可没,我族宗亲不论何房何派人人皆得以仰之者也,是继祖姑谨舍救族之后之第二功者。继秀山公之后,三修为顺治八年(1651),三房二庆辅公派下九世汉都公主其事。修录至十一世,比前谱更为全面完整。且规定了吾族昭穆辈序。前此,昭穆是未统一的,都“几几乎乱其行序”了,汉都公鉴于此,“起而严辩之,方靡靡一唱同音”。而统一以“汉”为九世辈字。“汉”从水,继之水生木之“标”,标为木,木生火继之以“燝”,燝火生土继之以“坦”,坦土生金继之以“钦”,钦金生水继之以“汝”……如此水木火土金五行相生逐轮循环不已,步五行之相生、令我族永远兴旺者也。其时全族通行22 字。“世仁广仲(积)、迪(庆)国文学、汉标燝坦、钦汝梅灼圻、锡鸿植炳墀”是也。此汉都公之功也。后世各地曾有人更改辈序字,其实破坏五行相生,于族于家均无利,实不足取也。
另,秀山公之后裔,现存一支,在平阳腾蛟驷马,即汉赤派,现有人数3000余。另有疑似一支,旧谱载秀山派下三房九世妈荫移居广东海丰大德巷,但据查,海丰有500来人,未明系何属。所以确凿认定只有一支。腾蛟驷马有秀山公祠堂。
七世、八世、九世,是我榜头白氏在榜头、龙门地区全面开花的时期,是我白氏在依仁顺利发展的黄金时代。安溪县志大事记中有二处提及我榜头白氏,其一“1526 嘉靖五年大旱,木麻菽粟枯死,农作物歉收,米价昂贵,灾民饥困。白庆甫(即我三房二梧山公之次四世庆辅公)、白迪盛(即长房四岐山公之子四世添赐公)、白兴积(即三房五福山公)等42 人出粟助赈饥民。知县黄怿在龙津观前建义芳亭列名表彰。”足见我榜头白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忘社会责任之美德。其二是“1894 光绪二十年,四月,龙门人白拆益往厦门经商,途经泉州染鼠疫回家不日死亡。随后鼠疫蔓延乡里,流行全县。”我族自九世以后至十二世时,初则农军起义战火蔓延(稍前一个时期即嘉万年间,东南沿海还有倭寇之乱),继而外族入侵,官匪义军交相虏掠烧杀,吾族虽处于兴旺发展时期,仍不免死失流散同遭灾殃,加上历次水火,谱牒散失,久年无修,生死外流都失记载,观阅现存残谱,这一时期我族丁口损失过半,惨重之况令人不忍睹,是我白氏发展之受挫时期。至九世修谱时,三世祖五溪之中已失去三溪,有裔在安溪的仅长房月溪和三房碧溪。时,祖籍地由于丁齿日增,而生息存容之地日渐狭窄,为图谋生存,吾族转而向安溪之外发展。
向外扩展的首选地是温州,只因为温州离祖籍地较近,而且相对于安溪,当时还算较好。自1601万历廿九年三房长派下文静公、三房二派下文祉公一行出徙温州平阳宰清乡四十二都驷马村(今平阳腾蛟驷马)起,继而1629 崇祯二年明台公、1632 崇祯五年汉选公相继徙迁平阳,之后,陆续有八世良盛、九世汉石、汉鼎、八世学恕、居期九世汉赤、汉成、十世标拔、十一世元享、九世汉择、十世标廷、标起等均徙迁温州,在异乡另辟蹊径,终于至今形成今日全族最大的聚居区域,人数之众多甚而改变当地的语言,形成独处浙江至今仍然的闽南语方言岛,众多的村落甚至连地名都改用了祖籍地福建的同名村落。
平阳被我白氏遍布之后,枝蔓又向着更远地方,于是苏南浙北诸如杭州富阳、余杭、德清、安吉、长兴、武康、湖州、嘉兴、吴兴以及苏南之宜兴溧水溧阳等地,因为太平天国战事留下的地域空隙又成了我族明台、文静等派系的扩展空间,一样的在当地形成闽南方言岛。具体派系人数见本书专文。但,温州毕竟还是国内,天灾依然,人力所不可更。人祸照旧,官匪一样频仍。由于温州的饱和和同样的天灾人祸,最关键的是五口通商口岸的打开,使我族有了向海外发展的机会。
族人走出榜头,首先到达的是厦门,除一部分滞留厦门以外,大部分徙往隔海的台湾。其实,向台湾移民早就有之。《台湾通史》载:“历更五代,终及两宋,中原板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渐来台湾,而以北港为互市之口。”至明代后期,移居台湾迅速增多。族人乘帆船到台湾也就一天的时间,有採取农忙时在台湾垦殖、农閒回榜头的做法,也有定居的。台湾地跨北、回归线,具有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更适宜于垦殖,是理想的生存地。榜头白姓入台湾最早者有“两说”:一是明末;二是清顺治、康熙间。《台湾通志》(1969 年6 月版)载:“白氏入台,始自明末。”《安溪县志》(1994 年4 月版)载: “明万曆年间(1573~1619 年),龙门榜头裔孙白圭,移住台湾旗后(今高雄市)盖寮捕鱼。”安溪榜头《白氏族谱》(1989 年12 月版)载:“最早迁居台湾的,是九世的福海宗亲白家节,约当顺治末康熙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家节即徙迁台湾的鹿港。”此后,榜头白氏纷纷迁台。《安溪县志》等书载:“清代,安溪人迁台开垦者不少,仅龙门榜头白逸宇派系迁台达200 多人。”白氏族人渡台,大部在彰化、台中、南投一带。久之,定居人也渐多了。明崇祯元年(1628 年),郑芝龙归顺明朝,又遇福建饥荒,在福建巡抚熊文灿支持下,先后招募泉漳一带饥民数万,“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到台湾西部垦荒。白姓入台自明末至清初康熙、乾隆年间为最多,对台湾的中部当时之彰化县属(即现在之彰化、台中、南投)之垦殖,和北部之淡水厅属(现在之台北市、台北县)之山地垦殖,其功不可没,且白姓与他姓不同,均来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依仁裡榜头市白氏各村社,因为福建省,只安溪榜头有白氏聚族而居,因此来台之白氏族人,祖源统一,清一色是榜头白氏之派下裔孙,初期渡台者,大都同乡之堂兄弟或堂伯叔结伴或互相引援渡台的。有的年青渡台垦殖,年老落叶归根又回故里,将垦拓田园移交青年子侄辈继承。既立业又成家者,也就一代传一代以农为主业。因此在台之白姓族人后裔,常有同房派族人,均聚集在同一垦殖区或附近,以达到守望相助互相往还之目的。根据1967 年的资料,笔者粗略统计一下,全台31069 人白姓,明确表明自己来自榜头的佔82%,其馀表明自己“外省籍”的比如温州过去的,其实大部分也是榜头白氏,加上这一部分的比例,榜头白氏在台湾白氏中应该佔92%左右。只有广东籍、山地籍合起来一千多人不是榜头白氏。当今台湾总人口2341 万(2014 年9 月官方统计),根据台湾白姓佔台湾总人口的比例,时下台湾白姓应该有5.5 万人,也就是说,在台榜头白氏已经超过5 万人。
族人除了徙迁温州台湾外,徙迁海外的族人大量涌向东南亚,先后依次为缅甸、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族人最早徙海外的目前已知的为1853 清咸丰三年十五世白天驻徙缅甸。海外榜头白氏由于居住国的文化影响,许多人对家族的观念已经淡薄,新、马、泰等东南亚国家白氏因于徙自榜头,宗谱大都与榜头接轨,日美澳等国则由新加坡转徙,所以新加坡自然不仅是地理上的中心,也成为海外各国白氏思想、观念的中心。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5),新加坡已经有白氏族人足迹,当年中峇鲁四脚亭福建公塚,已有白氏族人埋葬该地坟墓,墓碑石所刻年代,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距今已一百一十馀年。当时新加坡殖民地政府,缺少劳工开垦,华人深受吸引,纷纷南渡。继后民国初年,闽南民军扰乱,促成外迁者不少。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闽南民军争霸地盘,侵入榜头地区,白氏族人厝宅遭焚毁者,不计其数。族人流离失所,竞相逃命,南来于东南亚各地者尤多。公元1933 年,旅星族人日众,为敦宗睦族,促进互助友爱,爰发起组织“香山白氏公所”。迨至1941 年12 月8 日,日本南进,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 年2 月15 日,日军攻陷新加坡,会员四散避乱,会务遂告停顿。会所文件簿册,亦丧失殆尽,致有关战前会务状况及资料,均难以稽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加坡地区经数年战火浩劫,百废待兴。1948 年各地商务已恢复常态,商业日渐发展,白氏族人起而发动复兴白氏公会之举,并由白双福献议,以大坡那谷街廿二号(俗称玻璃后)其住所前楼设为会所,族亲热烈赞同进行筹备,重新登记会员,呈请注册立案,定名为“香山白氏公会”会员一百余人,于1949 年3 月27 日举行成立大会,是为战后第一届,首届主席白锡澄。1976 年,族亲白锡平、白清泉、白志勇等,因鉴于配合时势所需,奠定公会健全基础,乃出马号召购置会所,购置了仰光路二一一号新会所。1978 年后,公会资助家乡修交通、办学校,创办大量社会公益事业。1986 年12 月出版《新加坡白氏公会五十周年(1933~1983 年)纪念特刊》。1989 年12 月编修、出版《福建省安溪县榜头白氏族谱(简谱)》。1999 年9 月出版《榜头白氏祖德流芳》专辑。2008 年出版四卷本《福建省安溪县榜头白氏族谱(九修)》。
By: https://pehclan.org/abou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