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蹭流浪地球热度,浅谈我所认为的电子生命

大年初五刚看完流浪地球2,里面的很多设定很对我的胃口,其中丫丫所代表的电子生命是这些设定中对我来说尤为感兴趣的点。设定里图丫丫是通过量子计算机550系列经过无数次迭代诞生的,如此强大的量子计算机550W居然花了整整87秒才算出了完整的一生,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酷炫的诞生方式。和科幻电影里所代表的永生不同,我所思考的电子生命却有着另外一个方向。

1.数据量是理论的载体

不管诞生方式如何,电子生命都依赖于恐怖的数据量。电影里图丫丫的初始数据很少,因为丫丫去研究所的时候已经濒死了,后面纯粹靠着超级计算机来算出后续的数据。

在我眼里,只要数据量足够大,通过模拟各种环境包括日常生活、危机处理、艰难选择等等来收集这个人从某个时间点开始起到现在这个时间维度所有外在表现,那么就有望在电子世界里复制出一个和本人一模一样外在反应的电子人。

看起来很扯蛋很中二是不是,实际上确实是天方夜谭,海量的数据以现有的技术根本不可能,不过这仅仅只是胡思乱想不是么。

因为人不是机器。

哪怕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你觉得好看不?”这个问题,在不同的精神压力比如紧张警惕放松、不同的心情比如愤怒喜悦焦虑、不同的周遭环境比如和平战乱濒死、不同的性格比如乐观悲观随性等等无数种因素影响下就会诞生无数次回答。就像电影里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回答了那么多次不会做,在后面有了新的因素变化下,他直接回答了答案4。这个过程中图恒宇真正想了啥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所能获取的信息只有他的外在表现。

但是有一点我猜测,一个人在没有意识防备的情况下,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人在下意识中做出的外在表现是趋近于相同的。比如面对好吃的食物下意识做出的反应,这些都是在一瞬间体现,没有留给思考足够多的时间,变量就会少了很多。

2.外在表现不同于思维能力,但是足够接近

谁也不能真正的读心。人与人之间相识、了解、合作这些联系都是基于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外在表现(表情、行为、语言、生命体征),这同时也带给人们伪装的面具,人前光鲜亮丽爱干净但在家也许懒惰粗犷不洗头,人往往具有多面性。无论如何,虽然这些都是外在表现,虽然这些都不能完全代表真正的一个人,但是从认识这个人的亲朋好友,这样客观的角度来看,说话的声音,行为的模样,这就是TA。我设想未来可能做到在一个人去世前收集这个人的信息制成一个电子人,这样亲人们思念时能感觉TA从未离去。

机器可以无限接近人。

如果只收集一个人在人与人之间出现时的所有外在表现,那么只能做到在别人眼里无法区分真假。但如果更进一步呢,如果这个人愿意将自己完全无保留且不加以掩饰地表现出来,自己的癖好、隐私、私心等等一切,全部转换成外在表现从而被采集变成数据。我猜,这时候的数据量就足够达成一个电子人,一个可以完全通过图灵测试,连这个人自己都要分不清的真正的电子人。

3.永生?

就算不长篇大论讨论何为永生,这样的电子生命真的能代替人实现永生吗?我的回答是可能和不可能同时存在,除非你自己始终承认了计算机算出来的那个电子生命就是你自己。因为人是会变的,甚至会180度大转变仿佛换了一个人。机器也会根据庞大的数据量去总结去思考,从而模拟出很多种未来的行为准则。机器模拟和真人做出的表现在无数种可能下也许能重合,也许风马流不相及。

轨迹模拟示意图
用上图这样一个示意图或许就能演示所谓“电子永生”可真不一定是你所期望的那样,图中ABC轨迹有可能是同一个有可能是完全相反,充满了各种随机性。就算退一万步,超级机器人能做到轨迹预测吻合度99.9999%,在未来,那个人和机器所面对的外界环境也不一样,所做出的选择也不一样。就好比MOSS知道自己的使命是 “延续人类文明”,但它生成的理解是“人类文明” ≠ “人类”,所以可以牺牲 “全人类” 的风险来保全 “人类文明”。但在后续的环境变量中MOSS逐渐明白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总结性发言,所谓的电子生命,不管实现的方法如何,我认为它更多的是创造而不是延续。生命诚可贵,我认为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生命本身,客观的事实不会变化。电影的最后图恒宇通过电子生命形势继续进行密匙工作从而拯救人类,万一没有这个设定呢?万一他只想和他女儿永远在一起呢?

作者:若是苏晴月

by: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1434003?from=search&spm_id_from=333.337.0.0 出处:bilibili

 

消息盒子
# 您需要首次评论以获取消息 #
# 您需要首次评论以获取消息 #

只显示最新10条未读和已读信息